header("X-XSS-Protection: 1; mode=block");
     近日,泰安发生银行抢劫案。公安机关在多次警告无效后依法击毙了劫持人质的歹徒,成功处置了案件,保护了群众安全,网民为此纷纷点赞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这两天网上不断冒出“共情歹徒境遇”、“反思事件处置”的奇谈怪论,虽然音量不大,但错得离谱。为此,笔者梳理出其中三种代表性言论,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说法违背了哪些基本常识。
有的网友说,都这年代了还去抢银行,看来这个劫犯有被逼无奈的地方,没必要一枪毙命吧?
     不可否认,很多恶行都存在着长长的“因果链”,在其中某些环节上行恶者本人也许有可怜可叹之处。但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,正在于用法律为这些剪不断、理还乱的“因果链”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边界——越过此界,代表个人视角的“因果链”退场,代表公共意志的法律出场——这是庞大的社会共同体得以维系的根基。大家想想,如果没有这条边界,或者边界不清,有人可以因为生活不幸铤而走险,有人可以由于个人委屈肆意报复…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“因果链”上振振有词,整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?
     从警情通报来看,不管歹徒是什么人,在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“因果链”,当他拿起凶器闯入银行的那一刻,他就“越界”了;当他拒不放下凶器,反而威胁人质生命的那一刻,他就选择了自己的结局。公安机关的果断击毙,是根据法律这条是非边界作出的专业判断,也是对这条事关你我安宁的正义边界的忠实捍卫,应当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坚定支持。
有的网友说,歹徒确实错了,应该受制裁。但看到网上流传的他的境遇,还是有点儿唏嘘,感觉他挺不容易的。
     首先要说明,当前关于歹徒的个人情况并没有权威披露,网上流传的几种版本来源不明、真假不辨,大家不要轻易“代入”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对基于互联网的“远程共情”保持清醒。共情是值得珍惜的人之常情。但在网络时代,“共情”的门槛大大降低——“不在场”的我们很容易根据几个词组、几个画面、几个符号而触动情愫、“代入”自己,最重要的现实生活场景反而被虚置了(近年来,一些臭名昭著、早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甚至侵略者,通过影视网剧“翻身”,引起部分青少年“共情”,就是因为这种机理。)对于泰安银行抢劫案,如果要“共情”,请你先“还原”——回到现实的场景中去,请看看那命悬一线的无辜人质,看看那惊恐不已的周边群众,看看那忠诚履职的人民警察、武警官兵……在这样一个完整的“坐标系”中,再来判断为何“共情”,对谁“共情”。
     尤其要提醒大家,那些在善恶对垒第一线坚守的人民警察、武警官兵,不是机器,也是有血有肉的人——他们是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履行着职责,需要得到全社会高强度的情感支持。泛滥的“罪犯共情”,将对果断执法、坚决执法的心理环境带来隐形的长远伤害——柱石一旦受损,再有风雨,下一个被砸中的可能就是端坐键盘前的你我。
还有一类网民,自己对这起案件的是非善恶看得很清楚。但受“博眼球”、“蹭热度”的流量思维影响,非要追求语出惊人、与众不同——对着社会共识反着说、拿捏网友“痛点”编着说——自认为掌握了“流量密码”,实则触碰了恶意炒作的红线,性质恶劣者还将被追责。不过,这几天广大网友的普遍反应表明,在这种问题上违背常理的炒作,“市场”并不大,风险倒很高,炒作者恐怕得不偿失。
     当今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——这份安全,来自忠诚卫士的勇毅守护,也来自全社会对惩恶扬善的坚定共识——泰安劫案中的枪响,是对正义底线的捍卫,是对所有人安宁生活的保护。我们希望,枪声响后,只有正义的回声,不应有任何杂音。